第3114回:花山镇仰山江公祠,洛场碉楼巍然而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开平碉楼 绘画 第3114回:花山镇仰山江公祠,洛场碉楼巍然而立

第3114回:花山镇仰山江公祠,洛场碉楼巍然而立

2023-04-14 1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黃劍博采风追影 Jumbo Huang 皇氏古建築大全

第3114回:花山镇仰山江公祠,洛场碉楼巍然而立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

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我在花山镇下车,过天桥经过工业区,最后走到东华村,它西侧与永明村接壤,东边和北边分别与洛场村和华侨工业园相邻,距离新白云国际机场仅四公里。在东华村九队,有一座始建于清末,现为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仰山江公祠。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83:仰山江公祠的壁画保存完好,仰山江公祠始建于清宣统三年,是面东背西的建筑,灰塑古脊,青砖石脚,头门石门额刻有“仰山江公祠”。前檐次间设虾公梁、石狮,明间檐柱青石挑头雕戏曲人物图案,

前廊梁架等处有精美的人物、瑞兽、花鸟图案。仰山江祠门前有旷地及一口两亩见方的小水塘,水塘之外是祈福航空物流,仰山江公祠的南、北面,是被十来户青砖绿瓦的小平房包围。仰山江公祠的这种布局,有其风水上的意义,建祠堂讲究风水,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风水布局来更好地获得祖先的保佑,以使得族运长久,人财两旺。

古人寄望丰衣足食、生活富裕,所以在祠堂建筑布局上,也寄予着希望。将“富”字笔画构件分解,宝盖头,是有靠后山的祠堂建筑,“一”字就是门前的屏风,“口”就是水塘,水塘之后就是良“田”。在祈福航空物流未建成之前,

仰山江公祠水塘后的确是一片水田,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良田更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在仰山江公祠南侧巷子的门楣上,有两朵云彩状的石雕,该巷子又名青云巷,有学子青云直上,出人头地之寓义,体现广府式祠堂的特点。

在仰山江公祠的北侧,有个雕龙画凤的牌坊,上书“聚龙庄”,村民大都从此处出入。仰山江公及其后人们将祖先崇拜的思想渗透到祠堂、牌坊建筑的门楼、楹联、匾额、绘画、雕塑等方方面面。在聚龙庄牌坊的两侧就刻着这样的一幅对联:

“聚凤齐飞万里风云从此始,港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以此展现先辈们的胸襟,鞭策后人志存高远,锲而不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牌坊的首部及两侧耳门位置,“松鹤延年”、“花开富贵”、“一帆风顺”、“出入平安”、“迎客松”,等内容的绘画,体现着仰山江公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人生追求。

从仰山江公的后辈那里了解到,仰山公家训、族规或戒条载于族谱,主要是以要求族人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孝亲睦邻、寒窗苦读为主。

土地改时,仰山江公祠被分给几户居无定所的江姓村民居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几户江姓村民相继迁出,因祠堂无人管理,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已有几处坍塌,祠堂已呈凋敝之相,再加之本村江姓人家在祭奠太公时,

要行至梯面的一个江姓祠堂,多有不便。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村支部书记江锦洲、生产队队长江文勇等人的倡议之下开始募捐,从东华村村民及该村的海外侨胞中,筹得资金十多万,以旧青砖、旧石料、旧木料等为构筑材料,使仰山江公祠得以修葺。

仰山江公的后人,主要居于东华村九队及平山村十九队等处,约六十余户,两百多人,加上不在本土的海外侨胞人士,也是两三百人,合计约五百多人。追溯仰山江公一支的来历,从族谱的显示来看,始祖为后唐的江一龙,祖籍江西吉安,因五胡乱中原,他们自梅岭南下,寓居广东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矶巷,后迁至广州光孝街,数年后迁至广州城北的流溪河畔定居,名曰“江村”。

始祖江一龙生于后唐开成二年,卒于清泰二年,寿享九十九岁,官至光禄大夫。其妻刘氏生于会昌三年,卒于清泰三年,诰奉太夫人。为何龙祖有一房人自江村迁至平山上堡呢?这就要从江村说起(吕麒麟)。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仰山江公祠,虽是一个很草根的岭南祠堂,却又是个人才辈出的祠堂,今天,仰山江公的后辈,依然是在太阳下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工作的芸芸众生,但祖辈们的勤劳与智慧,平淡朴实的真情在他们身上彰显无遗。

仰山江公祠的檐柱挑头是女性人物,非常奇特,我走到【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84:东华村青云巷,这里的大部分房子都废弃,我走到路边,远处可以看到工业区,经过广州爱迪生职业培训学校,这个学校已经倒闭了,现在被一个工厂代替,校园内有一个崩塌的碉楼群,保安不让我进去参观,遗憾错过。

花山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位于花都区东部,东与花东镇毗邻,南与新雅街道接壤,西与狮岭镇、新华街道、花城街道交界,北与梯面镇相连。紧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中心城区,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重点侨乡。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花县始建起,县城一直设在花山镇1983年,改称花山区。1987年3月,全县撤区改镇,称为花山镇。

花山小镇位于花山镇洛场村,有一座清末民初时期的碉楼建筑散落村,占地约200万平方米,花山小镇整体的发展思路是将华侨历史人文文化、碉楼历史文化、乡土旅游文化和创意文化产业相融合,形成一个集文化创意、博物展览、美食娱乐、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园区氛围。

和很多广州的古村落比起来,洛场村就好像是一个穿着西装的人站在一群穿着中山装的人中间一样,有点前卫,也有点怪,不过它们却是岭南古村落发展的一个新尝试。现在的人不需要再去争论当时的改造好或不好,

毕竟广州人就是喜欢创新,喜欢中西结合,毕竟这里的归国华侨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人生的三件大事:买地、建房、娶媳妇。

洛场属花山镇,清咸丰年建村,因村旁有草场和骆溪,骆与“洛”谐音,故名。

我走到【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85:美成学校,位于花都区洛场启源大道花山镇美成小学,现在洛场村正在大整修,搞升级换代,很多老宅都在装修之中,在学校旁边就是一座非常漂亮的碉楼,能在广州看到碉楼,真是意外。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2527:彰德阁是洛场村里值得一看的建筑,修复完好的彰德阁位于花山镇洛场村美成小学内,是美成小学的钟楼。建于民国12年,1997年重修。座西朝东,中西结合建筑,阔5.6米、深9.4米,建筑占地53平方米。在它的正面还镶嵌了《学校碑记》和《重修彰德阁碑记》,记载了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史料。

我走到【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91:洛场竹溪江公祠,前面广场上有两个妙龄姑娘在跳舞,她们拿着一个三角架,上面架着手机和麦克风,两女就边跳边录影,估计是拍摄短视频的女网红。

洛场碉楼散落田间“人不识”变危房。

说到碉楼,不少人马上会想到开平,其实在侨乡花都,也有一处“养在深闺”的碉楼群。46座近代碉楼和200多栋青砖屋散落在洛场村的乡间小路上,传统的青砖和近代的钢筋混凝土并用,将岭南传统乡村风格和西方近代建筑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态庄稳、装饰华美、极具特色,让人忍不住走近一睹芳容。

其中,江梓桥楼最负盛名。江梓桥楼建于1937年,三层高,首层门口建有两根欧式门柱,碉楼外墙采用青砖为材料,阳台上还有做工精美的壁画,因为俯瞰造型似一架飞机,所以村民又将其称为“飞机楼”。在80年前就有如此前卫的造型,可见主人身份来头不小。

“飞机楼”的主人江梓桥,是洛场村一位读书人,其子江宝卓留学美国,曾在陈济棠主晸时期的广东晸府中任职,另一子江宝琨在美国开了“番衣店”,寄回不菲侨汇。而当时设计建造“飞机楼”,江家请的是全广东省最好的设计师,想必这也代表了当时广州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

在村中还有一处被称为“斑马楼”的鹰扬堂。鹰扬堂,三层半高,结构狭长,据说是华侨江活钦所建。鹰扬堂屋顶矮墙上刻有精美的浮雕,最具创造性的是,外墙把青砖和红砖混合起来使用,铺几层青砖,再铺几层红砖,最后的效果就是整座楼房看起来像穿了一件条纹外衣一般,十分抢眼。

此外,洛场村还有静观庐、开诚楼、澄庐、彰柏家塾等特色碉楼,每一座碉楼都诉说着一段侨乡动人故事,承载着时间的点滴和历史的变迁。

洛场村立村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这里曾经是花县县委县晸府驻地,华侨文化浓郁、历史底蕴深厚,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侨乡。

据记载,从咸丰年间开始,洛场村村民就开始漂洋过海出国谋生。目前在海外的洛场村籍侨胞有5000多人,是现有居住村民人数的两倍,主要居住在美国、巴拿马等地。洛场村也走出了不少引领时代的大人物,美国第一位华裔州务卿余江月桂、加州荣誉副州务卿江思聪、美国驻广州副领事和驻香港领事的江权活等。

中国人有“衣锦还乡”“叶落归根”的传统,那些漂洋过海散落天涯海角的华工挣到钱,就想寄回家买地、建房、娶亲,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有经济实力的华侨就建起了碉楼。但跟开平碉楼过于注重防御性不同的是,洛场村碉楼并不仅仅只有厚厚的高墙、铁马和瞭望台,

碉楼里还有卧室、会客室,连窗户都比开平碉楼要宽大不少,在生活性和防御性上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但是开平碉楼早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而洛场村碉楼却仍“养在深闺人不识”,不少碉楼也因为年久失修,成为危房。

洛场村2014年1月被评为“广州市美丽乡村”后,洛场村充分发挥深厚的华侨文化底蕴、碉楼文化和便捷的地理优势,围绕传统古村落开发与保护,通过发展旅游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花山小镇”。除了对洛场村的碉楼进行整体性保护和文化创意开发,“花山小镇”还开始文化民宿、展览馆、文化一条街、艺术公园等建设,吸引和聚集一批摄影、美术雕刻、音乐、艺术品等文化艺术和创意人才。

目前该村有45栋碉楼建筑被纳入文物保护,其中有5栋碉楼(静观庐、鹰扬堂、津仁楼、澄庐、彰柏家塾)已经完成修复,并进入招商引资阶段。

如今在洛场村,除了能感受洛场村的百年华侨文化,还能感受到富有时尚感的文化创意气息。青石铺成的乡间小道,阡陌纵横,透着古色古香的味道,老青砖房子前,窗前屋旁摆满了精心修剪的花卉,充满岭南风情的同时又不失时尚的律动。

洛场村村口的朴食创意食坊是一番古村落老房子的格调,完整保留岭南传统大屋的形式,装饰陈设简约而精致,把怀旧的情绪变成时尚的味道。餐厅屋顶被改造成了天台,看黄昏日落、看夜空星月、看不远处白云机场的飞机飞向远方。

彰柏家塾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旅美华侨江彰柏的“海归物业”,它坐西朝东,过去是乡村里为宗族子弟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馆。艺霖坊陶花香生活馆对彰柏家塾内进行改造,经过修葺一新的彰柏家塾,展示陶器、花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广报全媒体记者贾晸)。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86:洛场碉楼群颇有历史,据和匀生和鸣介绍,花都的碉楼,要算花山镇洛场村的最为丰富,各式各样、各有特色,让人目不暇接。对这些碉楼的了解,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略作研究,由于时间的远久、再加上史料不全,洛场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碉楼都难以从深层次来探寻这些历史的遗孤。到了这一篇,洛场的碉楼之旅也暂告一段,那些神奇的碉楼也将暂时终结于此,当然,也许人们再拾起记忆时,它们还会出现在我们的续篇中,碉楼中那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会再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江惠南楼,由西边三层半高楼和东边高三层的矮楼相连而成一整体,青砖结构,面积不大但基本具备碉楼的特征。楼中原为木质结构,烧毁后改为石质。楼的形状较为普通,基本没有特别之处,因此算不上华丽。在东楼靠西楼一边、屋顶平台上的二个角,有着碉楼标志的“燕子窝”。江惠南楼的“燕子窝”呈多面柱型,墙身有三个射击枪眼,底部则有两个。“燕子窝”为斗型结构,里宽外窄,子弹无法从枪眼射入,从而保障了“燕子窝“里的人的安全。

【皇氏古建築大全】31487:江惠南楼为何被烧?听年长村民说,旧社会时,农群和民团曾经在这里打过仗。当时,民团住在江惠南楼,农群攻打至此,民团守着碉楼不放,双方僵持甚久。农群见久攻不下,恐日后有变,最后决定用火攻来迫使民团弃楼。

于是用汽油泼向江惠南楼,一把火烧了起来。最终,攻下了这座碉楼。而楼中原本的木质部分也被烧毁,所以才改建成了石质结构。据一些老的村民回忆1950年至1954年左右,江惠南楼被用来作为临时公安局和法院的办公场所。后来,还做过东北管理区细菌发酵肥厂的职工宿舍。如今有人居住。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88:东伟楼高三层半,全青砖修筑,华侨江东伟所建,据说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东伟楼并不华丽,但外形却颇具特色。全楼较为扁平,从正面看呈细条状;因为第四层只有一半,所以从侧面看又呈楼梯状,非常奇特。更为特别的是它的窗户。从背面看,狭长的墙上窗户错位而开,令人无法分辨这栋小楼究竟有几层。从侧面看,窗户居然和整个楼的造型一样,呈梯形分布,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却是令人眼前一亮。在楼的顶部四角也有经典的“燕子窝”。

东伟楼以前也曾发生过农群和民团的斗争。当时民团占据东伟楼,农群在外攻打,久攻不下后,迫不得已也只有使用火烧的方法。由此可见,碉楼作为防御性建筑其防御力之高,令人叹服,一夫当关,则万夫莫开。据说东伟楼主人的儿子江思聪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国大代表,是否真实现已无法考究,其身家背景可见一斑。

就在快要结束对洛场碉楼的探访之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座隐藏于村落之中的“斑马楼”——鹰杨堂。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89:鹰杨堂高三层半,在外部形状上类似于东伟楼,呈狭长的阶梯状。据说是华侨江活钦所建。鹰杨堂的楼顶设计得十分富有欧陆风情,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无论是刻有精美浮雕的顶部矮墙,还是那具栩栩如生的雄鹰雕塑,都让人觉得眼前这座不大的建筑美轮美奂,彷如欧洲的建筑精品一般令人神往。但鹰杨堂最具特色的地方却是它的砖,这也是戏称它为“斑马楼”的原因。

鹰杨堂并不像其它碉楼一样用青砖或水泥修建,它创造性地把青砖和红砖混合起来使用,铺几层青砖,再铺几层红砖,依此类推,最后的效果就是整座楼房看起来像穿了一件条纹外衣一般,十分抢眼。这样的色彩搭配,在碉楼中绝对是标新立异的,同时也是首屈一指的。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490:王彭楼是爱国华侨王彭建造的碉楼式旧建筑,位于花都花东镇三凤村鱼笱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据85岁的老人王福河回忆,造价约为15000多大洋(白银)。全楼占地面积为9.9X12.5米,建地面积124平方米,高四层,楼板、楼梯均为木造,墙基是结实的灰沙混凝土,墙群基础高3.6米,厚0.6米。上三层是实心青砖墙体,窗口细小,可作枪眼。楼分前后两进,中间有一口水井,位于中央天井下方,每一层楼都可以通过天井向下取水。大楼四面的墙壁已是伤痕累累,布满了弹痕和炮弹洞,这些都是其光辉历史的见证。

王彭,原名王应彭,花县九湖村鱼笱庄(今花都花东镇三凤村)人。少时家贫,16岁前往美国做劳工。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彭参加了孙先生创立的兴中会,除自己带头捐款外,还四出奔走,劝导旅美华侨大力资助孙先生领导的革新活动。孙先生在美期间,曾与王彭合影留念,该照片曾悬挂于王彭楼大厅。民国9年(1920年),

王彭回国,民国11年(1922年)参加王福三领导的农群(后改为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民国13年(1924年)秋,花县农民协会在九湖王氏宗祠正式成立,王彭被选为县农群执行委员会委员。他经常捐款帮助解决农群的经费问题,之后又多次赴美为农群筹集资金。牺牲后,王彭的名字被刻于花县革新烈士纪念碑。  

相传离王彭楼50米处还有一楼,比王彭楼较小,两楼遥相呼应,中间可用铁丝、大缆滑递物资。解放后拆毁,具体情况及位置已不可考。

1949年之后,因为王彭原是地主的关系,王彭楼被分给了贫下中农居住,后来作过夜校、仓库等。大炼钢铁时,大楼的铁窗和厚度约5公分重达一吨多的大铁门都被拆走。平反以后,晸府将王彭楼和一些土地归还给了王家后人,使得他们可以继续保留自己的祖业。由于王彭的后人多在美国、香港居住,现在王彭楼基本空置。

由于年代久远,王彭楼内的楼板、楼梯及上盖已经霉烂。1989年,在晸府的资助下,王彭后裔将楼重修,楼板、楼梯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2002年9月1日,经广州市人民晸府批准,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往去经年,王彭楼巍然而立,后人仰观,默然俯首。虽然今天已经没有了那曾经的枪林弹雨炮火轰天,但革新的烙印已深深烫在了它过往的历史之中,供后世瞻仰,将它不朽的传奇千古传唱。(来源:花都区晸协)

洛场村有一个华侨活动中心,里面有一群人在上课,周边几栋楼都在装修之中,据《花县华侨志》载,花都在鸦片战争前已有人移居美洲,有“洛场人于清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和民国陆续到美国谋生”的记载。《旅美花县昌善堂重修坟墓碑记》有“吾邑乡贤,渡海美陆,始十八世纪……”之句。

洛场碉楼绝大多数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碉楼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质,也融入西方近现代建筑的元素,形态庄稳,装饰华美,兼具中西建筑神韵。外观上,多为长方形,青砖墙,每层的窗口镶嵌花岗石条,有的墙身开枪眼,有的墙体镶铁拉码固定,有的为钢筋水泥楼面,有的人字坡顶瓦面,楼面四周设西式栏河,少量在天台筑有俗称“燕子窝”的角堡,楼房坚实牢固。室内装饰布局以中式为主,广施灰塑、砖雕、壁画等装饰工艺,配上传统的红木家具,显得富丽堂皇,琳琅满目。

洛场现存碉楼主要分布在洛场旧村、文和庄、沈边庄和瓦窑塘等自然村,其中洛场旧村占八成以上。它们参差有致地散落在洛场各地,既独自孤守又遥相对峙,彼此关顾,成为侨乡一大特色。

碉楼的体量大小不一,早期建筑的体量较小,后期体量增大并多带副楼,现存碉楼中一半以上超过100平方米,最大的绍庚楼有182平方米,其余50-90平方米不等,最小的岳崧楼才33平方米。碉楼高矮不等,有的是四层半的高楼,有的则是二层半的别墅,最高的达到18米,最矮的不到10米。碉楼形状各异,村民按形状给碉楼起名,如“斑马楼”、“飞机楼”、“坦克楼”等。碉楼的用途也不一样,绝大部分是侨民住宅,美成小学、修业学校等却是公用的。

第3115回:花邑出洋隐忍求存,平山太史绅江孔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